1. 智元机器人再获投资
8 月 1 日,42 号电波获悉,智元机器人又获国际集团战略入股,本次投资由 LG 电子(LG Electronics)、韩国未来资产集团(Mirae Asset)联合领投。根据公开信息,这是 LG 电子在具身智能领域全球首次对外布局。
智元机器人成立于 2023 年 2 月,联合创始团队由具有丰富产业经验的全球著名企业核心高管、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等多位业内资深人士共同组成,具有深厚的核心技术背景、全面的产业管理经验和丰富的产业资源。其中,联合创始人兼 CTO 彭志辉(稚晖君)系科技圈知名 KOL,2018 年研究生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信通学院。曾在华为从事昇腾 AI 芯片和 AI 算法相关研究工作。
产品方面,智元机器人构建了机器人「本体+AI」全栈技术,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机器人家族,产品覆盖多种商用场景,并售往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 1 月,智元机器人的第 1,000 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
智元机器人合伙人、具身业务部总裁姚卯青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透露,精灵系列下一代机器人本体精灵 G2 即将在今年 Q3 发布。
2. 逐际动力发售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LimX Oli,15.8 万元起
7 月 30 日,逐际动力正式发布了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 LimX Oli,售价 15.8 万元起。
LimX Oli 身高 165 cm,拥有 31 个机身主动自由度,包括 7 个单臂自由度、6 个单腿自由度、3 个腰部自由度、2 个颈部自由度,覆盖头部、躯干、四肢等全身运动链。凭借通用构型设计、模块化软硬件结构与持续完善的工具链开发系统,它能全面支持从算法研发到系统部署的各阶段工作。
在运动和工作能力上,LimX Oli 可在公园打太极,跳热舞「大展宏图」,也可以在工业场景做分拣等工作。
LimX Oli 采取硬件模块化设计,支持手模、二指机械夹爪、五指灵巧手等多类末端执行,和外部设备的灵活拆装与组件替换,以及语音、视觉、触觉、IMU、激光雷达等各类外部设备,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多模态输入数据源。
同时,其 SDK 接口全开放,支持开发者访问本体状态和传感器数据、底层关节控制与高层任务调度等,适用于从遥操作系统构建到模仿学习数据采集等多样化研发场景。
面向 AI 科研人员、机器人开发者及解决方案系统集成商等泛通用机器人从业者,LimX Oli 提供 Lite、EDU 及 Super 三个版本,为复杂感知、运动控制与交互算法的训练、验证和落地提供全方面的高效支持。
3. 零次方完成天使+ 和天使++ 轮亿元级融资
7 月 31 日,合肥零次方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零次方」)宣布完成天使+ 和天使++ 轮亿元级融资。天使+ 轮融资由包河创投、同创伟业、力合科创出资;天使++ 轮由水木基金、包河创投、瑞穗力合、拉尔夫创投出资。
资金主要用于三个方面:
技术攻坚,深化具身智能专项场景大模型算法研发,突破复杂场景动态决策瓶颈,加速具身智能商服场景落地;
量产提速,加速量产工厂的规模化建设,推动年底 500 台多型号机器人量产交付;
生态布局,该公司将联合产业资本、政府机构打造具身智能数据枢纽,破解具身行业数据模态缺失、数据采集流程繁琐、任务数据管理繁杂、模型训练推理部署门槛高等难题,以具身行业基建设施建设,加速具身产业发展。
据悉,零次方 7 月已经开始陆续交付 ZERITH-H1 产品,8 月即可开始大规模出货,在今年预计完成 500 台机器人交付。目前,零次方机器人已获数千万元订单,意向订单总额已近亿元,主要涵盖科研教育、数据中心场景、酒店服务场景、文娱展览场景。
4. 川机器人冲刺 A 股 IPO
7 月 30 日晚,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川机器人」)公告称,公司与华安证券于 7 月 25 日签署了《四川天链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与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之辅导协议》,四川证监局于 7 月 30 日对辅导备案材料予以受理。
据 2024 年年报,川机器人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为胡天链,一致行动人为胡天链、吴健、陈刚、唐皇、蒋明、罗乾又、岳志斌、宋治慧、田荣、颜进。
从当前业务上看,川机器人主要提供高科技、低成本、质量可靠的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以及基于机器人本体的智能制造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最终实现仿生机器人和人形机器人的生产与应用。
川机器人核心产品为谐波减速机,并有多款自研的人形机器人本体,包括足式的 T1 PRO、T1 Ultra、T1 mini 和轮式的 C1s。
5. RoboScience 宣布完成近 2 亿元天使轮融资
7 月 30 日,具身智能公司 RoboScience 宣布已完成近 2 亿元天使轮融资,由京东领投,招商局创投、商汤国香资本跟投,老股东零一创投继续追投,慕石资本担任本轮独家财务顾问。
RoboScience 成立于 2024 年 12 月底,由田野和邵林共同创立。创始人兼 CEO 田野本科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硕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AI Lab 并师从吴恩达,曾任苹果公司设备端机器学习平台团队技术负责人。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邵林是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博士毕业于斯坦福大学 AI Lab,师从 Jeannette Bohg,联合导师为 Leoidas J. Guibas。
在技术路线上,RoboScience 从成立之初就采用快慢脑分层端到端模型。其研发的仿真物理引擎是支持快慢脑分层端到端模型落地的核心,并从第一性原理出发定义了「Object Trajectory(物体状态变化)」为具身智能的「标准数据格式」,以实现规模化获取与使用仿真数据、视频数据及真实数据。并且,RoboScience自主研发了 Manipulation Foundation Model。作为多模态大模型与物理世界的桥梁,这一具身操作大模型实现了三大维度泛化:指导任意机器人、操作任意物体、完成任意任务。依托高度泛化的技术能力,公司产品可根据场景需求高效适配不同配置的硬件,灵活拓展落地场景。
RoboScience 表示,目前正在将机器人软硬一体智能模块与整机系统应用于工业、物流、消费零售、家庭等多个领域,在多场景下提供智能、安全以及人性化的解决方案。